观察|连锁便利店会是社区商业的后浪吗?
疫情的联防联控机制,压缩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以及外出活动时间,社区便利店、社区团购、到家电商等新消费被催熟。
如今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社会背景,围绕社区的新零售、无接触消费、到家服务等新消费场景渐成常态,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也在逐渐改变。
今年初,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《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进一步明确了对于加快发展连锁便利店的官方定调和政策支持,连锁便利店的发展将迎来崭新阶段。
本期我们将探讨,连锁便利店会否发展成为社区商业的主流业态。
零售行业衍生出零售便利店
国内的连锁便利店主要分为直营连锁和特许加盟两类,其中直营连锁更早出现,早期的便利店主要是由大型商超细分衍生而来,比如世纪联华的联华快客,也有是从大型消费品企业发展而来,比如光明乳业的可的便利店。
连锁便利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以商业街写字楼为核心的便利服务型便利店、以居民社区为核心的生活服务型便利店。就目前行业发展动向来看,生活服务型便利店流水更高,而且其流水增量空间和可扩展服务空间更大。
便利店市场“省会城市”渗透率(颜色越深,代表便利店渗透率越高)
连锁便利店的核心价值再放大
连锁便利店的三个核心价值:
(1)体验性价值
线下销售场景的不可替代价值在于“购物的临场体验和强感知度的服务”,连锁便利店作为触达消费者的最后一环,便捷的区位,便利的购物体验。
连锁便利店可以融合”电商最后一公里生态圈”、各类型的到家服务、社区团购等新业态,多维度满足区域消费者的对于便利生活的需求。
(2)规模化价值
连锁的核心价值在于“资源集成和放大形成的规模化优势”,连锁便利店的区域点位连接成网,深度覆盖本地消费者,“集采模式”带来了对上游供应链的议价能力。
此外,统一的市场推广策略、高平效经营模式的快速复制、高效的配送服务网络、创新前沿的经营管理模式,由此形成的规模化优势。
由此实现了连锁便利店在经营效益上的“1+1>2”的结果,进而提升了单店毛利率,而单店盈利能力正是连锁便利店竞争优势的来源。
(3)品牌化价值
连锁便利店在区域的网格化效应,造就了其在本地的品牌声量及影响力,规模化的连锁便利店品牌甚至超过了商超百货的品牌影响力。
商超百货作为发展成熟的零售业态,主要满足的是规模化人群的标准化需求,相对于分散化、个性化、便利化的社区消费诉求。
商超百货一时间无法调整经营策略更好地符合这方面的需求,相对于此,更具经营灵活性的连锁便利店,成为更具发展活力的零售业态。
对于连锁便利店三个核心价值的再放大,主要依靠总部的体系化服务能力支撑,以及数据化运营能力协同,在规模化扩张的同时,又能确保管控和服务能力的稳定性和高效率,是决定连锁便利店扩张成败的关键因素。
便利化需求推动连锁便利店扩张
有需求就会有市场,有便利化消费需求,就会有便利化消费业态,便利化消费业态如今的主要形式正是社区商业。
大型商超百货社区化、社区便利店连锁化、连锁便利店数字化,正是目前零售业态发展演化的基本路线,而连锁便利店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是“千店千面”。
相对于工业制造层面的柔性生产线,在终端流通环节就需要“柔性供应链”,实现“柔性供应链”需要依托于“千店千面”的云端数据分析支持,使得生产、流通、消费等环节在线化,数据化。
而推动实现“千店千面”的,正是每个连锁便利店所服务的社区消费者,因其年龄结构、职业特征、生活习惯、文化氛围等不同,在线下消费场景塑造的消费需求方面,会体现出以下两个特征:
(1)社区性趋同化,同个社区消费者之间的(文化与习惯)互相影响,随时间发展逐渐塑造出趋同化的消费习惯。
(2)区域性差异化,不同社区消费者之间互相影响力有限,消费习惯相对有所差异,随时间发展差异化逐渐明显。
这样分散、复杂的消费需求,只有沉淀为云端的数据,才能为这些需求匹配更加高性价比的产品和高效率的服务。
这方面的服务能力,没有体系化的支撑和规模化的响应能力,是无法实现的,而连锁便利店就可以具备这样的资源和能力。
连锁便利店接入社区服务职能,大大扩展了自身可满足的需求场景,提升了单客价值和市场容量,借助科技工具杠杆,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。
最典型的就是接入线上小店、社区团购类电商工具,打通顾客的线上线下消费场景,进一步打破C端消费与B端交付的时间和空间限制,将便利化优势发挥到了极致。
因此,连锁便利店会成为接下来社区商业发展的主流业态和头部梯队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
便利网自媒体平台所发布文章等内容,除了行业专家、咨询顾问、项目团队原创稿件以外,部分来自全网公开信息,如有异议,请通过后台留言联系我们,团队会及时进行处理。